2月18日,南通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报2024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连续六年荣获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2024年,在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全面推进美丽南通建设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奋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大气环境质量全省领先,《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规定》成为全国首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项地方性法规,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决赛。《实施“双严双强”严管激励机制 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和《南通市深入推进排污总量收储与使用改革》获评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双十佳”案例。市生态环境局首次获评人社部、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凝心聚力、服务大局 绿色转型发展阔步提速
建成省内首个市级分区管控智慧管理系统,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获生态环境部肯定。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体验馆,累计记录物种3983种,丰富度全省领先。
勇挑重担、精准发力 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
PM2.5年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4%,均列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86.1%,全省第二。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88.3%、高于省定目标24.8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靶向施策、刚柔并济 执法监管质效不断提升
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海门青龙河综合整治入选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全省唯一正面典型案例。坚持“数智化”转型赋能,非现场监管执法案件占比64.89%,全省第一,获全国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突发环境事件无脚本拉练获生态环境部推广。
积极探索、实干惠企 服务高质量发展硬招频出
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规划环评获批,蓝海新材料、华峰瑞讯等百亿级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国家试点,18家园区424个项目享受红利。强化“环保贷”“环保担”“蓝天贷”等绿色金融政策保障,释放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破立并举、勇攀高峰 改革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拓展生态环境领域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环责险范围等3项改革经验获省委深改委推广。推进排污许可全量核算登载,健全排污总量与环境质量挂钩的差异化分配机制,完成排污总量收储238笔,支持107个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筑基固本、敢为人先 现代化治理能力有力夯实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省级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均为100%。大力推进监测一体化建设,省内率先完成市、县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牵头举办生态文化月活动,发布5条体验路线,双微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十。
狠抓作风、激发干劲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七项工程”走深走实。出台《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方案》,以“江海绿盾”党建品牌为引领,擦亮“1+10+N”系统党建品牌矩阵,探索“五同五共”融合党建模式。依托“一体两翼”加强局组联动,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
2025年是全面推进美丽南通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美丽南通建设为统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之以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通建设新格局。
供 稿:综合业务处 宣教中心
审 核:朱蔚沫 李 婷
发 布:刘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