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南通市召开2023年环境质量“首季争优” 工作部署会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12-28 字体:[ ]

12月26日,市攻坚办召开生态环境系统和攻坚系统2023年环境质量“首季争优”工作部署视频会,全面总结2022年环境质量达标攻坚成效,客观分析当前工作形势,系统部署2023年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会议由南通市攻坚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主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局领导、处室负责人,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和攻坚办专职副主任在主会场参会,各地设分会场。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黄晓勤副局长、李建东二级调研员等分别就大气、水环境争优和攻坚工作争优进行工作部署。如皋生态环境局、如东生态环境局分别围绕空气质量、断面水质首季同比改善作交流发言,启东市和通州区攻坚办围绕凝聚部门合力推进治污攻坚作交流发言。

程炜指出: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2022年环境质量改善成绩来之不易。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成效显著,分别获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标推进市县监测系统一体化建设,成立生态环境指挥调度中心、实施自动预警线上闭环处置,顺利通过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检验,五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为中央督察办正面典型案例。

穷原竟委、唯一惟精,深刻认识当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截至12月23日,我市优良天数比率81.2%、同比下降7.0%,由全省第1降至全省第5。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共58天、占比87.9%,同比增加28天,日益成为制约全年优良天数比率的主要因素。

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仍然脆弱。今年以来,全市104个市考以上断面累计超标142次,主要集中在北凌新闸、富安梁一大桥、小洋口等断面,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其中非汛期超标58次,水环境质量从“汛期不稳定”变为“雨天不稳定”,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程炜要求:

濯污扬清、只此青蓝,全力拼抢实现2023年环境质量“开门红”。

锚定“一个目标”:一季度,重点聚焦PM2.5浓度削减,全市PM2.5浓度不高于3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8%,超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16个国考、55个省考及以上、104个市考及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均达100%。

聚焦“两大战役”: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深挖秋冬季PM2.5减排潜力,扎实开展臭氧污染“夏病冬治”。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注重标本兼治,用治标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用治本消除沉疴、巩固成果。

提升“三个能力”:一是监测监控能力再强化。完善大气和水自动监测能力,建成“无组织监测+固定点+走航观测”VOCs自动监测体系,加大跨县区、跨乡镇断面自动站建设。二是执法监管能力再提升。2023年4月底前完成标选执法装备配备,建立执法装备电子库,基本实现全市域执法装备统一调配使用。建立基于排污许可制的非现场监管执法系统,严查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及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三是攻坚督办能力再夯实。攻坚条线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市县纪检监察部门联动,建立反复交办问题查处机制,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治污责任。

程炜强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和攻坚系统要以“案无留牍、日清日高”的拼搏精神,以“群威群胆、功让困援”的奋斗姿态,以“襟怀洒落、顺逆从容”的坚韧意志,当好排头兵、守好责任田,确保“首季争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