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省级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进一步提高,对水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新的断面水质达标要求,激发主动治水、协同治水的积极性、主动性,通州区结合实际,对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断面进行调整。
一、重点断面全面覆盖
本次调整以省市级生态补偿断面为基础,以涵盖市考以上断面所在河道为原则,补充一批具有代表性、说服力、可操作的断面开展区级生态补偿,在原有6条河流、20个补偿断面的基础上调整为11条河流35个断面,实现重点断面全覆盖。断面水质采取双向补偿,即水质超标的镇(街道)对下游地区予以补偿,对水质优于目标的镇(街道)予以奖补。新方案将水质断面达标与水环境生态补偿两种机制有效结合,一方面从区域行政考核出发督促地方强化水环境治理,另一方面利用经济奖惩倒逼地方积极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二、生态补偿深入推进
今年上半年,通州生态环境局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生态补偿断面水质状况进行每月两次的监测。根据测算,通州区14个镇(街道)中,7个地区水质优于上游来水,共形成受偿资金142余万元,其中,高新区、川姜镇、金沙街道受偿资金数额分列前三。7个地区水质劣于上游来水,共需向区级财政缴纳补偿资金300余万元。
三、正向激励成效明显
2022年,通州区以更高要求、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好治水提升战、整体战、持久战。全年共安排约7.9亿元实施62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是“十三五”期间两年的工程总和。
岸上,农田退水治理取得零突破,覆盖高标准农田面积1.6万亩,收水面积0.55万亩;池塘绿色养殖再提升,15个200亩以上养殖场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生态治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活污水截污纳管难中推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23个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1.3万户农村散户生活污水治理。
水里,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18项,实现水系贯通,保障河道自净能力。九圩港流域,完成亭石河、九洋河综合整治;通扬运河流域,平五片区控导工程全部建成;入江支流大李港、小李港闸和公字涵洞3座出江涵闸主体已基本成型,大大推动了流域水环境提升。1-6月,全区15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率、达标率均为100%。
水环境保护关系群众用水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通州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执行好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的要求,督促相关镇(街道)切实履行生态环保责任,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水环境系统治理,促进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