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物多样性”新闻发布会

来源: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04-07 字体:[ ]

时间:2022年4月4日上午10:00

主题:召开“生物多样性”新闻发布会

地点:南通市图书馆综合大楼20楼中庭南会议室

发布人:唐勇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

高磊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四级主任科员

腊孟珂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生态所总工程师

主持人:陈昊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

微信图片_20220407160647.png

图文实录:

陈昊: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通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鸟类的兴衰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的一把标尺,《江海晚报》刊登文章《用影像讲述爱鸟护鸟故事》。近年来,南通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南通地区物种越来越丰富。长江南通段经常有江豚出没,如东近海滩涂也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时常光顾。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四级主任科员高磊、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就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解读和说明,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唐勇处长介绍南通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微信图片_20220407160655.png

唐勇: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标志着生态质量提升、稳定性加强,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物种构建优质生境,提供生存繁育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开启,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的关键。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长江入海口北岸,境内水网密布,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不断显现,为种类繁多的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南通市作为全省14个首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地区,先后分别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南通大学等单位分区域组织开展了全市10个区县(崇川区(含原港闸区)、通州区、海门区、南通经济开发区、通州湾示范区、海安市、如皋市、如东县、启东市)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摸清了全市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开发了“南通生物脸谱APP”,现就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予以发布。

一是生态系统类型全。南通三水交汇、滨江临海,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通市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森林、城市、沿江淡水湿地和沿海滩涂湿地等13种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沿江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承载了南通市绝大多数的物种。

二是动植物丰富度高。共调查到全市物种3508种(含变种、变型、少量广泛栽培的栽培品种及未定名种,剔除重复种),其中维管植物1242种,陆生脊椎动物319种,陆生昆虫1128种,水生生物819种。

三是珍稀濒危物种多。本次调查物种中珍稀濒危物种共127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有78种,包括中华结缕草、乌龟、黑脸琵鹭、勺嘴鹬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濒危物种61种,其中极危(CR)物种7种,有黄胸鹀、勺嘴鹬等;濒危(EN)物种14种,包括大滨鹬、松江鲈等;易危(VU)物种21种,包括延胡索、中华鳖等;近危(NT)物种19种,包括黄檀、黑斑侧褶蛙等。

经过调查发现,南通市是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约占全省记录物种(6046种)的58.02%,比已完成全域本底调查的盐城市(3168种)高出340种,常州市(2506种)高出1002多种,与连云港市(3673种)物种数量相当。南通市沿海的小洋口、丰利、东凌、通州湾、蛎蚜山、长江口北支等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为近80种、数十万只的水鸟提供迁徙停歇地;其中,勺嘴鹬、小青脚鹬、斑尾塍鹬等13种鸻鹬种群数量更是超过第五次全球水鸟种群估计(WPE5)总数的1%,达到了拉姆塞尔湿地公约中规定的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了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长江大保护,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水、气、土综合治理,着力推进环境执法监管,稳步推进治污体制改革的成效,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更加扎实,更是反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美丽南通建设的决策部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一是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南通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点(五山站),在全市沿江沿海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等热点区域开展周期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观测。

二是保持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性。严格生态空间保护监管,全面梳理南通沿江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空间现状、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情况,严格控制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积极腾退受侵占的高价值生态区域,无法清退的制定并采取补救措施,大力保护修复沿江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三是统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涵养型、生态保护型及生态修复型的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建设,修复受损生境,提高生态容量,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四是严格监督执法与调查评估。制定南通市沿江沿海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负面清单,建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遥感监测调查评估机制,开展专项行动,提升生物多样性执法能力。

五是推动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创新公众参与途径,充分利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重要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推广使用“生物脸谱”APP,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融入到中小学科普教育和群众生活中去。

陈昊:

下面请高磊介绍南通生物脸谱APP的基本功能及安装说明。因为疫情原因,将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为大家介绍。

各位媒体朋友好,我来给大家介绍南通市生物脸谱APP总体功能。

一、APP开发背景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今年COP15大会讲话中开宗明义,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今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治理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的要求。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下发《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模式,统筹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及公益组织,建立集宣传、科普、监督为一体的生物多样性宣传相关机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及时向社会共享与展示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引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南通全市生物多样性观测记录,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南通市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开发了一款具有南通特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APP——南通市“生物脸谱”APP。

二、“生物脸谱”内涵

南通“生物脸谱”APP是一款以南通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集成南通全市生物多样性相关物种名称、拉丁学名、物种介绍、物种分布、保护等级等信息,最终以“脸谱”的方式直观展现某物种在南通市的生存状况及受关注程度,并建立“智能识别,自动定位”的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观测的模式。生物脸谱的“脸色”表情反映该物种的受关注程度,具体含义如下:

红色关注表情,对应南通市分布的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IUCN极危、易危、濒危的物种。此类物种在南通的生存状况及保护情况受到特别关注。

绿色笑脸表情,对应南通市分布的常见物种,其种群数量稳定,南通市市民群众喜闻乐见。主要包括珍稀濒危、国家保护等级之外的其它物种。

黄色警惕表情,对应南通市分布的入侵物种,其种群生长动态受到长期监测,严密监视。

三、APP功能介绍

生物脸谱APP主要具有四大主体功能模块:

一是生物脸谱智能识别。支持用户通过“拍照识别”或“相册上传”来上传物种照片,并对照片进行自动定位和智能识别。由市民朋友们形成的观测记录,在经过专家审核后将更新至南通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中。

二是生物脸谱人工识别。当生物脸谱智能识别无法给出识别结果时或者市民朋友想获得更加权威的物种鉴定结果时,可通过“人工识别”功能,将照片上传至后台,由专家进行鉴别,并反馈给用户。

三是南通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数据库目前收录超过3500个物种的百科信息,并通过生物脸谱标识展示它的生存状况。

四是南通市物种分布一张图。该模块通过电子地图形式展现南通市物种分布信息,方便市民朋友直观感受南通市生物物种分布情况。

此外,APP还具有四大延展功能模块,分别是 “相关法律法规快速查询”、“南通生物多样性概况”、“志愿者在行动”和“野生动物救援信息”,它们主要作为信息平台,用于信息发布。

陈昊:接着请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生态所总工程师腊孟珂介绍南通市五山滨江片区秋冬季生物多样性观测情况。同样因疫情原因,将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为大家介绍。

腊孟珂:

为准确掌握南通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现状和变化趋势,构建南通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性,南通市率先在五山滨江片区筹划建设“南通五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五山滨江片区还设立了一批固定观测样地样线样方,开展观测站周期性、持续性观测和评估,积累和丰富南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大数据,为多样性保护决策提供系统的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以上工作的技术支撑团队,目前已完成秋季和冬季观测工作,观测数据初步揭示出南通市在实施各种保护措施后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

1、五山滨江片区物种资源不断增加。尽管紧邻运输繁忙的长江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五山为江海平原保存的珍贵本土物种资源记录还在不断刷新。相较于南通上轮本底调查,对五山滨江片区进行热点区的2轮季度专项调查新增南通市观测记录37种,包括1种IUCN易危物种——猪獾。至此,南通全市生物多样性累计观测达3545种。新增记录含维管植物7种、哺乳动物1种、鸟类1种、浮游植物9种、浮游动物11种、鱼类5种、大型底栖3种。

2、珍稀濒危物种、优良环境指示物种在长江湿地频繁出现。

环境DNA是近年来逐渐兴起并日益成熟的生物监测新技术,原理是采集生物自然脱落在水体的细胞DNA来准确识别环境中生活着什么物种。该技术在松花湖、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滇池等我国重点流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重复性高、时空分辨率高,且能避免现场捕获法等传统调查对鱼类本身造成的伤害。

南通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员,依法保护长江,责无旁贷。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是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对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响应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保护长江鱼类,本次鱼类调查应用了环境DNA技术。

冬季调查中,通过环境DNA(eDNA)采样检测方式,在五山滨江片区多个位点,发现了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长江江豚。曾经,长江江豚受长江航运船只日益增长、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水利设施建设等因素影响,种群日益减少;此次通过环境DNA技术调查到长江江豚的信息,可以说明江豚在长江内的种群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由于江豚的生长对环境质量要求极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五山所处的长江沿线地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已得到较大改善。震旦鸦雀、黄颡鱼、鲫、中华绒螯蟹、苦草等环境指示物种的持续发现也证明了五山沿线的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目前能够保持稳定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3、五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军山自然保留地对本土物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庇护作用。五山保存了近600种本土植被,对自然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蕨类植物在五山种类和数量众多;五山还聚集了狗獾、黄鼬、雀鹰等食物链等级较高的动物,昭示了五山片区具有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五山森林生态系统还是黄檀、梅花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庇护所。

4、本次调查重新发现了已多年在南通销声匿迹的哺乳动物——猪獾;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在军山自然保留地拍摄到IUCN易危物种——猪獾,该物种仅在2016年通州区有一笔记录,本次调查在时隔5年后重新记录到该物种。说明南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能够支撑城市伴人物种生境的完整性得到了极大提升;近些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南通在长江沿线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举措,注重本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将军山自然保留地纳入封闭式管理,营造出一处相对稳定、不受人为干扰的野生动植物庇护所,使得五山滨江片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守护本土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陈昊:

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媒体记者提问:

刚才发言人提到,南通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主要沿江沿海分布,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唐勇:

南通市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江海交汇是其显著特征,10个县域在生态系统类型上不尽相同,承载了丰富的区域特有物种。

南通市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通道,启东的长江口北支湿地、大唐电厂冷却池及大型养殖塘,海门蛎蚜山滩地,如东小洋口、丰利、东凌滨海滩涂,海安市老坝港湿地,每年近80种水鸟在这些地方停歇,数量达数十万只,更有13种鸻鹬种群数量超过WPE5物种总数的1%。

长江南通段干流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南通市重要的湿地生物栖息地,湿地生物超过500种,并有大量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包括长江江豚、中华鲟、震旦鸦雀等。热点区域包括五山片区、如皋长青沙北部夹江段滨江滩地、通州区开沙岛湖库湿地、启东市兴隆沙滨江滩地。

南通市内陆湿地资源丰富,海安里下河湿地、通州石港湿地等内陆湿地也是南通市湿地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生活有湿地动植物450余种,更承载着大量乡土湿地生物。

媒体记者提问:

刚才发言人提到,南通市率先在五山滨江片区筹划建设“南通五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并设立了一批固定观测样地样线样点,请问为什么要选择五山这个区域?

唐勇: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称赞滨江环境“沧桑巨变”。五山及市区沿江区域包括崇川区临江五山(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及约14公里的沿江岸线,坐拥“江海第一山”及长江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资源,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是江海平原不可替代的本土物种庇护所,是汇聚山、水、林、城生态系统典型物种的生物资源宝库。在该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定期观测,不但可以充分掌握南通市区沿江湿地和低山丘陵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还对保障南通市区及其滨江沿线生态安全、完善生态监控与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城市探索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道路作出了重要表率。

陈昊:

各位记者朋友,本次新闻发布就到这里结束。如果记者朋友对发布内容需要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可以和我局宣教中心联系,由宣教中心统一扎口协调安排。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出席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