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维护大气环境质量,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海安市坚定不移地将扬尘治理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决心,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推进扬尘污染综合治理,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添砖加瓦,为守护海安碧水蓝天作出贡献。
齐抓共管 多方“合治” 强化源头管控
“师傅,你们的车子没清洗干净不能上路,你看后面一地的泥!”在工地扬尘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海安市大公镇建设局、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与村网格员一起,对辖区工地进行施工降尘检查,对车辆进出场清洗情况进行监督,发现带泥上路情况立即督促工地整改,清洗路面,对不听劝阻的工地,执法人员依法进行行政处罚。除施工扬尘整治外,海安市各区镇采取“四不两直”的督察机制深入辖区砂石场、自建房等项目工地进行逐一排查,对裸露的建筑垃圾、施工材料、黄土都进行绿网覆盖。同时点对点、面对面指出工地砂石场等场所物料覆盖、湿法作业、密闭运输、车辆冲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控制扬尘的产生,实现扬尘污染问题“清零”。
长效监管 依法“严治”
加强行政执法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维护海安空气质量,海安生态环境局采取“定期巡查+不定期暗访”的方式,对建筑工地及砂石场出入口附近主次干道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效能。对渣土运输车辆带泥上路、密闭不严、沿路遗撒、扬尘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进行行政执法。海安市三季度共计开展扬尘巡查300余次,出动巡查人员1100余人次,下发扬尘整改单230余张,闭环处置交办扬尘案件135余件。8月10日,海安市大公镇执法人员在大公镇人民路巡查时发现,当事人杭某涉嫌驾驶自卸低速货车,车轮未冲洗带泥上路,导致沿途抛撒,造成东西长2米,南北长15米,面积为30平方米的路面污染。执法人员当场发放《大公镇扬尘污染整改通知书》,要求杭某当场清理干净污染路面,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普法宣传,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精准宣传强化“自治”
提升思想认识为将扬尘治理工作从外因的严督查转变成内因的自觉管,海安市区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施工单位、砂石场、渣土运输企业等相关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法律宣讲、扬尘防治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扬尘防控意识,加强关键主体“施工即防尘”的思想自觉,切实提升扬尘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同时,海安市开展“同呼吸,共担当”主题活动,采取悬挂横幅、播放显示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保知识,发放宣传册2700余份,宣传4500余人次,让大气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此外,海安市还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呼吁群众如发现生活中存在扬尘污染行为应及时制止、主动举报,执法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下一步,海安市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回头看”行动,对发现的扬尘问题逐一落实责任,全方位、无遗漏做好扬尘治理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树立环保意识,打好蓝天保卫战,守护好蓝天白云,擦亮城市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