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辖区某处池塘水质呈现出暗红色,与企业生产废水污染极其相似。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即对河道周边开展排查,在向周边村民进行走访时,群众很激动地反映道:“这个水已经变红好几天了,肯定是有企业在偷排污水,我们正打算到政府去举报呢,你们来得正及时,快帮我们好好查查。”
针对群众反映情况,执法人员随即联系村干部了解周边企业基本情况,先是利用无人机对河道周边企业布置情况进行巡查,再是对河道沿线进行实地查看,均未发现周边有工业企业排污现象。对此情况,执法人员先是百思不得其解,纷纷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资深专家,正当大家不解之时,一则“河蟹塘养殖水突然变红”的新闻给了执法人员突破的方向,河水变红可能并不一定是工业污染造成,也有可能是水体藻类生长的原因。
为进一步查清河水变红原因,通州生态环境局决定从工业生产排污、河道水体特征藻类生长两方面入手同时进行排查。一是联系镇、村环保负责同志第二天继续对河道周边工业污染源进行排查,对河道水质委托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进行采样检测;二是向农业农村部门咨询是否存在藻类生长导致河道水体变红的可能,该去什么地方进行检测?在得到相关答复后,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第二天便自行采样并专程送相关微生物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现场水质观察和检测结果,该河道区域达不到污水纳管件,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变红的主要原因是该河道水体中的一种裸藻近期在合适的气温下大量繁殖的结果。
随着气候变化,该河道特征藻类目前逐渐消退,水体颜色也基本恢复正常。通州生态环境局在将处置过程和结果向附近居民进行了反馈时,老百姓感谢地说道:“你们的做法很科学、很有说服力,我们终于可以放心了,以后我们也要注意不随意向河里扔垃圾、排废水,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下一步,属地政府将加强对该河道的长效管理,定期对河面水生植物、漂浮物、入河垃圾等进行清理。针对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下河,造成河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一方面将加强群众宣传工作,引导老百姓将生产、生活垃圾送垃圾清运点,尤其是餐厨垃圾不能直接下河;另一方面加快研究生活污水截污纳管解决方案,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