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信访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群众追求美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为有效化解环境领域的信访问题,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执法六局把环境信访调处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念好环境信访“准快变”三字经。
定位“准”
由于辖区属于农村,群众的信访点位和信访诉求有时会因语言、情绪等原因表述有偏差,执法六局派一名“老同志”接收统计环境信访信息,对于地点模糊、表述不清的信访内容,及时联系信访人,以方言沟通,确保信访点位准确,内容清楚。2023年9月,海门执法六局接到“四甲镇某家具厂厂房内违规生产乳胶枕”的信访,在“老同志”的引导下,执法人员顺利找到了信访点位。对于群众的信访诉求,在前往现场调处前,执法人员也查阅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前做好预判,并规划相应的整改措施。
调查“快”
执法六局以调查处理快、结果反馈快、办结效率高为目标,在接到此信访举报后,环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核查,对投诉反映的环境问题开展现场检查核实。经查,该家具厂房租赁给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尚未投产。环境执法人员立刻约谈家居用品公司负责人,询问其是否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是否办理环境影响报告表,是否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等,并责令该单位未取得环保审批手续不得组织生产。根据诉求人的意见,执法人员当天就将信访调处情况及时反馈给信访人,信访人也表示理解,切实做到了“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模式“变”
执法六局也积极转变群众信访办理观念,由被动变主动,办理生态环境信访坚持“预防为主”。在此次信访调处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该信访点位日后投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向家居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口头提醒,并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依托群众来访,从源头上避免“未批先建、无证经营、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等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在今后的信访调处过程中,执法人员也将积极主动与辖区政府联系,依托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强镇级、村级网格作用发挥,不定时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对可能存在的信访问题进行排查,努力将重复信访化解在初期阶段、重点信访化解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