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洋口港科创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工地四周均匀喷洒的水雾似一道天然屏障;基坑开挖处,6针防尘网严密覆盖,无一泥土裸露;建筑工地四周,长数百米的围挡将建筑工地和周边环境隔离。据该工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工地已被评为扬尘管控示范项目。今年1-9月,如东县降尘量为1.7吨/平方公里·月,在全市排名前列,道路尘负荷监测高质量完成上级考核要求。1-10月份PM2.5年均浓度2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位居省、市前列。
示范引领,构建扬尘治理示范项目。2023年县扬尘办根据《2023年如东县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东政办发〔2023〕37号和《关于开展如东县扬尘管控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组织到位、设施到位、措施到位、控尘到位”的总体要求,创建扬尘管控标准化示范项目。今年以来已有23个在建工程项目申报扬尘治理示范项目,通过严格评选,最终有7个项目通过验收,顺利获评“如东县扬尘管控示范项目”。
部门联动,提升整体精细化管控水平。近年来,随着如东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扬尘在空气污染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分量,如东县扬尘办牵头住建、城管、生态环境、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各镇(区、街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强大治“尘”合力。一是开展“地毯式”排查。针对全县各类扬尘源,县扬尘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镇区街道开展“地毯式”排查,定期更新扬尘源清单,建立县级“扬尘库”,各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二是“覆盖式”自查。县扬尘办召集在建工地、渣土运输单位召开扬尘治理推动会,发放“一封信”,所有在建工地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建立扬尘问题整改台账。三是“随机式”检查。县扬尘办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县扬尘大检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逾期未整改的从严查处。四是“压茬式”督查。县攻坚办、大气办“压茬式”督查,做好扬尘治理“后半篇文章”,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点位,采取“无人机”巡查、“铁脚板”暗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各单位整改进度,压实工作职责。
立体作战,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标准。根据上级考核要求积尘负荷要控制在0.6克/平方米以内,为实现这一目标,县大气办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全县微环境治理培训会,介绍先进地区道路保洁和微环境治理先进经验,进一步转变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模式,鼓励采取“洗、扫、冲、收”一体化、机械化作业方式开展道路保洁。
扬尘治理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如东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将紧密配合共同做好扬尘治理工作,以打造“示范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压实施工主体落实扬尘治理责任,切实提升扬尘污染治理水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