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通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推进 共绘“万类霜天竞自由”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10-31 字体:[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通州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工作。

    开展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 物种“家底”再更新

    2015年,通州区就在全省率先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形成“一个报告、三份清单”,基本摸清生物底数。近期,通州基于上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筛选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开沙岛、石港农田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年四个季度的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工作。观测到各类生物物种377种,包括维管植物116种,陆生脊椎动物108种,陆生昆虫66种,水生生物87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2种,包括濒危(EN)1种、 近危(NT)7种、易危(VU)4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7种。与通州区上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相比,新增观测物种56种,进一步更新了通州区生物多样性家底,充分表明了通州区动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更是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有力证明。

    首设生物多样性共建科普点 宣传形式再多样

    为了更广泛的宣传生物多样性成果,形成“人人议生多、人人爱生多、人人护生多、人人享生多”的浓厚社会氛围,通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南京大学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开沙岛上的梦幻岛风景区内建立了通州区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科普点,设立生物多样性宣传牌、互动翻转牌,以图文并茂、游玩互动的形式,让生物多样性宣传更加赋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科普点设立以来,共服务各幼儿园、中小学研学科普、实践活动累计达1万人次,接待公众科普旅游12万人次。同时结合新一轮观测成果,还组织编制了《通州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图册》,收录了辖区内45种重点物种,增加科普宣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

    启动“生态岛”试验区建设 栖息环境再优化

    位于通州区五接镇的开沙岛,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带,是天然湿地和滩涂资源的重要分布区,素来是鸟类迁徙、栖息的喜爱之地,被《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实施计划》列为三级生态岛试验区。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在此驻足停留、营巢育雏,今年,通州区立足区域实际,经初步筛选和意见征求,拟选定开沙岛内部长江流域和沿江两侧绿地生态廊道范围,围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湿地生境网络优化工程、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生态环境恢复制度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程等六大类,初步确定重点工程11项,正式启动生态岛示范区建设工作。

    通州计划“十四五”期间对受污染、受损害、受破坏、受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科学的、积极的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进一步打造鸟类理想家园,优化生物栖息乐园,共享自然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