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动上级交办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整改,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事项整改销号验收领导审签工作。(综合监督处、信访办等相关处室、单位)
完成情况:对崇川建筑垃圾、海安苏鹏禽业2个省督反馈问题整改滞后事项,前期已当面督促提醒属地政府分管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整改并以督改办名义给两地发督办单。关于崇川区通京大道东侧建筑垃圾堆放问题,市城管局已会同市局固化处现场核查,并出具验收意见。前期已完成整改尚未销号的2个省督反馈问题(启东大洋港造船环评手续问题、铸造行业整治)已收到验收单位同意销号的验收意见。推动各部门有序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事项整改验收销号工作。目前,局内各处室现场审核验收已全部完成,综合业务处、土壤处、固化处、科监处、自然处、执法局已报送验收材料,其他处室正整理验收意见报局领导审签。除工信局以外,市相关部门均已提交验收销号意见。
2.交办2021-2022年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核查问题,定期调度、督促整改。开展重点国省考断面水质保障工作,做好降雨强度考核工作,确保水质不出现断崖式下滑。开展农田排灌系统改造工作现场督查,确保6月底完工。调度各地地表水工业特征污染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确保6月底完成排查建档工作。(水处)
完成情况:完成2021-2022年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核查,并形成分析报告,拟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报告。印发汛期水质保障方案,持续开展重点断面监测溯源,开展降雨强度分析,并向总站汇报断面异常数据剔除事宜。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农田排灌系统改造,16个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5个,剩余1个预计8月完工。开展工业特征污染物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排查建档工作。
3.配合完成美丽海湾全国优秀案例现场核查及后续审查。组织完成通吕运河海门段、通启运河“一河一策”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方案制定并通过专家评审。(海洋处)
完成情况:6月1日~2日配合专家组完成启东圆陀角段、如东小洋口段美丽海湾全国优秀案例现场核查,6月6日前完成补充材料提交。通启运河、通吕运河海门段“一河一策”总氮治理与管控方案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4.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空气质量异常预警等级,全力保障空气环境质量。加快推动VOCs年度工程治理项目,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开展大气治理项目核查,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组织各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企业培育、申报工作。持续开展南通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工作。(大气处、大气攻坚组)
完成情况:一是持续开展臭氧污染应对工作,6月份实施臭氧一阶段预警管控19天,全力压降污染物排放。二是加快推进VOCs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清洁原料源头替代、无组织收集治理、VOCs治理设施提升等工程项目1698个,完成率为99.9%。赴通州湾开展大气治理项目核查,围绕如皋、如东、启东等园区开展VOCs走航监测,核查“无异味企业(园区)”整改情况。三是动员各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企业培育申报工作,6月29日组织专家召开绩效分级专题培训会。四是邀请第三方技术单位参与南通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工作,收集、整理噪声敏感建筑物资料及工作底图,目前已确定各噪声区划单元类型,正在进行多个相同相邻区划单元连片工作。截至6月29日,我市PM2.5浓度为29.8微克/立方米,绝对值位列全省第3;同比下降1.0%,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8。优良天数比率81.7%,位列全省第1;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6。
5.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监督检查及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质量检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评估和已建设施运行情况“回头看”。(土壤处)
完成情况:对3个重点行业企业转为“一住两公”用地地块的布点采样方案开展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土壤污染状况现场采样环节监督检查工作要点,修订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指南,对12本高风险遗留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开展技术复核并进行结果通报。印发《2023年南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跟踪监测方案》,组织各县区开展跟踪监测,2023年以来“回头看”专项整治共排查设施351个,排查发现问题55个,已完成问题整改43个。
6.组织开展《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自然处、综合监督处)
完成情况:已形成《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中期评估初稿。对计划年内完工的32个省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核查,均按序时进度推进中,要求各地抓紧推进工程建设,争取提前完工。启动《南通市“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中期评估,调度《规划》涉及的73个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编制完成中期评估报告。按月调度43项年度省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进展。
7.强化县、区环评审批与环保服务能力。从完善制度角度强化全市环评审批与总量供给之间的衔接联动,不断增强环评服务保障的公开透明度和时效性。组织开展全市环评审批、编制、评估人员集中培训,宣贯环境应急、雨水排口和特征污染物、废气治理设施等方面环评源头把控要求。(环评处、总量办)
完成情况: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环评业务培训会议,全市环评审批部门、技术评估单位、环评编制单位共两百余人参加,会议邀请相关处室和专家针对大气、水、危废管理和应急风险防控等方面最新的政策和管理要求进行授课。分组下沉板块调研,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起草进一步加强环评审批与总量供给衔接联动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
8.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端午”期间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党风廉政建设、舆情研判、网络安全等工作,开展“端午”期间安全检查,确保全市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安监处、执法局、信访办、机关党委、宣教中心、监控中心等各处室、单位)
完成情况:部署端午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地加强应急值守和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应急防范和巡查,遇到事故时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端午期间,全市共派出执法人员320人次,检查企业692家,发现隐患22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加强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完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强化值班值守巡检,实时关注各类风险预警,针对性制定防护策略,端午期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端午”期间舆情研判工作,严格执行“四个第一”,落实“三项机制”,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舆情总体平稳。要求各地实行信访维稳工作“日报告”制度,每日收集汇总各地对重要人员、重大事件预警性、苗头性、行动性信息。端午期间未发生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和群访等现象。对照《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五一”“端午”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四风”问题线索日报告制度。
9.开展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安监处)
完成情况:持续开展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行动。截止6月30日,全市企业自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6个,整改完成13个,整改率81.3%;生态环境部门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53个,整改完成36个,整改率67.9%。行政处罚15次,处罚金额共41.46万元,约谈企业2家。“安全生产月”活动圆满完成,截止6月30日,全市共出动2226人次,检查企业994家,发现隐患432个,整改完成393个,拟立案17件,拟处罚金额60.46万元,移交其他部门30件。深入开展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印发实施方案并要求各地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截止6月底,排查发现隐患468个,已整改422个,成立检查组8个,督导问题12个,拟立案2件,拟处罚金额20万元。
10.组织开展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情况调研。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调研,现场核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固化处)
完成情况:已完成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情况调研,编制调研报告,推进一般固废处置利用信息平台收贮运一体化中心建设。会同农工党调研无废城市建设情况,调度无废城市重点工程项目进展,对进展缓慢的项目专项督查。
11.对南通市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及运维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整治,总结典型案例和主要做法并上报省厅。(科监处)
完成情况:对南通市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及运维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整治,积极向省厅监测处报送我市典型案例,省厅6月7号公布的秋风行动违法典型案例中,两个典型案例由我市报送。
12.持续推进2023年度治理噪声异味污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专项行动。配合做好省厅生态环境信访“三化”建设试点现场会筹备及保障工作。(信访办)
完成情况:筛选5起噪声、异味扰民信访线索供攻坚办督查组督查,推进问题整改;加强与市检察院沟通协作,先后两次召集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组织会商,推动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扰民问题,目前检察机关共立案10件,发送磋商意见书5份。
6月28-29日省生态环境厅成功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信访“三化”建设试点现场会,圆满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南通相关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信访办、省政府信访局、省生态环境厅相关领导高度肯定。
13.邀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专家授课解读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配合做好“江苏省生态环境海洋执法周”活动筹备及保障工作。组织各地对入江入海排污口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并开展市级全覆盖检查,重点关注整治工程是否落实到位,排污口标志牌是否规范树立,确保整治成效。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执法实战比武竞赛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专项执法行动。围绕大案要案办理,部署推进全市“三打”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夏季秸秆禁烧督查巡查。(执法局)
完成情况:6月1日,邀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专家为全市执法人员授课解读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6月4日-5日,配合省厅执法监督局做好“江苏省生态环境海洋执法周”启动仪式各项活动保障。
巩固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全市共有长江入河排污口2122个,截至目前已系统审核1026个排口,已要求县(市、区)对审核不通过的及时完善整改。起草《关于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回头看”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回头看并每周报送“回头看”情况,确保整治成效。
组织开展第三轮实战比武,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检查方式及检查重点,瞄准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实战练兵提升执法队伍综合技能、锤炼作风,为不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汇总评价检查情况,印发实战比武竞赛专报。我市大气比武练兵经验在省、市级微信公众号和南通发布推广。
持续开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专项执法行动,6月份以来,累计出动2740人次,检查点位1196个,发现一般环境问题342个,发现涉气环境违法行为65个,涉噪声违法行为3个。通过专项执法检查,积极化解矛盾,从根源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深入落实部、省“三打”专项行动要求,6月份组织召开了南通市2023年“三打”专项工作部署会,梳理2022年以来全市“三打”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相关案件的基本情况、进展及存在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三打”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共同召开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二季度联席会商会,共同对启东市某螺丝厂涉嫌生态环境犯罪案件等四起案件进行会商;同时,深入讨论了机动车检测机构刑事案件办理方向、在线监控弄虚作假情形侦破方向等议题。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成立实体化运作的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联合情报研判室,有效提高环境违法犯罪线索发现、分析、溯源、查处和精准打击能力。今年以来,移送公安拘留案件数19件,环境污染案件数8件。
持续开展夏季秸秆禁烧督查巡查,各市级督查组持续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市禁烧办对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联合市发改委组赴通州区开展夜间秸秆禁烧督查巡查。夏季秸秆禁烧以来,我市未被部、省通报火点。
14.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指挥调度机制,新增黄牌柴油车不透光烟度超标报警、厂界VOCs在线监控报警等指挥调度事项,为大气治理和管控工作提供数据保障。(监控中心)
完成情况:优化生态环境指挥调度机制,在原有指挥调度事项基础上完成新增黄牌柴油车不透光烟度超标报警。会同大气处、执法局商定VOCs在线监控预警规则,纳入指挥调度事项,为大气治理和管控工作提供数据保障。
15.制订《南通市重点领域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管理技术要求(试行)》。全面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一体化文件体系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监测站)
完成情况:牵头起草形成《南通市重点领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已通过局务会审议,并按照会议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一体化文件体系宣贯计划,开展了市、县监测站质量管理一体化文件体系宣贯培训和一体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一体化文件体系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
16.编制2022年度生态环境局内部控制报告。(财审处)
完成情况: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市财政局2022年度生态环境局内部控制报告。
17.围绕“四敢”精神,组织开展南通市生态环境系统2023年度第二期“铁军先锋大讲堂”活动。开展全系统“两优一先”表彰。赴部分单位互学互鉴党建工作经验做法。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强化问题整改,提升队伍作风建设效能。(机关党委)
完成情况:组织参加市级机关“贯彻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理论宣讲大赛决赛获二等奖;围绕构建“腐不了”制度机制,酝酿党员干部“8小时外”行为规范及配套监督检查相关制度规定;开展全市系统七一表彰及党组书记讲党课活动;指导调度各区域纪检组开展1-5月非现场监管执法落实情况核查。
18.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主题新闻发布会、南通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颁奖典礼暨南通市生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第三届南通市“最美生态环保人”选树等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宣教处、宣教中心)
完成情况: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六五环境日主题,召开六五环境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南通市习近平文明思想宣讲暨颁奖仪式、首届“嘉吉杯”生态科普讲解大赛、第三届南通市“最美生态环保人”选树、“小手拉大手 生态文明行”亲子活动、“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健康胶囊活动等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环保、参与环保、支持环保的浓厚氛围。
19.完成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办公场所搬迁工作。(办公室)
完成情况:已完成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办公场所搬迁工作。
20.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会办工作。(办公室)
完成情况:已全面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会办答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