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11-28 字体:[ ]

1.png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地点:南通环境教育馆

发布人: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葛文华

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  唐勇

启东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蔡红辉

主持人: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万华

全文实录

2_proc.jpg

万华: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南通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典型案例、南通市和启东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三个议题展开。

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同事,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葛文华、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启东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红辉。他们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万华,今天的发布会由我主持。

首先,请葛文华局长介绍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典型案例。

3_proc.jpg

葛文华:

各位媒体朋友:

2024年5月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南通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启动2024年度机动车尾气排放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聚焦机动车领域检验、维修造假问题,先后部署开展机动车检验领域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工作。近期,为贯彻落实部、省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及上级领导批示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整治行动,按照“治、打、断、建”的工作思路,重拳打击机动车排放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同时,督促检验监测机构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引导行业自律守法,推动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为健康有序发展。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部门联合,协同推进整治。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严格落实整治方案要求,实时关注上级工作动态,及时调整联合执法重点,切实提升联合整治成效。7月上旬,四部门聚焦前期中央环保督察重点领域,结合联合双随机“一次查多项”的工作要求,抽取12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开展市级联合执法检查,发现负荷准确度测试未显示加载功率和计算结果误差等各类问题40个。9月30日,四部门召开专题会商会,明确机动车检验机构、治理维修机构作为当前专项整治重点,延长专项整治时间,与部、省行动保持一致,并就案件线索移送要求、联合实施惩戒、打击造假利益链条等内容形成统一意见。

二、紧盯重要领域,严查违法行为。一方面严打检测数据造假,市生态环环境局采取“全覆盖排查+非现场执法”打击机动车检验造假行为,通过机动车检验平台数据研判分析,指挥调度系统线索交办,实现问题闭环处置,今年以来,共发送机动车检验异常数据34条,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368家次,发现问题272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36件,其中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案件3件;另一方面严管排放治理机构,市交通运输局根据整治行动部署要求,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机动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汽车尾气排放维护治理流程与有关要求的通知》,于2024年8月组织开展全市机动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整治行动,行动为期一个月,行动期间共责令整改6家,处罚虚假治理1家。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行业自律。我们始终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整治与提升结合”的工作思路,2024年4月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机动车检验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自行纠正整改,组织机动车检验机构参加业务培训会,对江苏省机动车排放相关新规、新条例作了深入解读,进一步增强机构主体责任意识,规范检验行为。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警示教育,第一时间转发中央环保督察组公布的其他省、市有关机动车问题及典型案例,提醒企业警醒自律。先后公布2024年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例(第一批)、2024年机动车检验机构典型案例,今年办理的1起车辆“替检”案件入选部典型案例,2起弄虚作假案例入选省典型案例(待央督后发布),确保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保持打击弄虚作假高压态势。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突出加强对柴油货车检验的检查力度,坚持“治、打、断、建”的工作思路,将机动车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作为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源头”,坚持强化源头监管,坚决遏制源头问题。进一步完善联合部署、联合抽查、联合研判、联合办案、联合通报的工作机制,推进全链条联合监管,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的联合执法,坚决切断虚假维修、作弊检验和售卖使用作弊装置的利益链。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综合运用行政指导、提醒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处罚等手段,督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

在此,也希望媒体朋友加大宣传,鼓励群众提供“机动车检验机构存在违法违规检测行为问题线索”,对提供问题线索,经核查举报属实的,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

下面,我通报今年2起我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启东市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案

【案例简介】2024年9月23日,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根据省厅交办机动车检测线索对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及现场核查。经查2024年4-6月期间,该单位检测的一辆柴油车(出产日期为2019年12月16日)及5辆汽油车(出产日期均在2011年7月1日以后)的OBD检查结果不合格,但检验报告上最终的检验结果为合格。根据《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相关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轻型汽车,以及2013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重型汽车,如果OBD检查不合格时,判定排放检验结果不合格,上述车辆的检验结果应为不合格。经进一步调查,该单位的授权签字人在签署结论时未认真查阅报告内容,即签署了上述6份检验报告。

【查处情况】该单位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已对该单位立案查处,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拟没收违法所得300元,并处罚款人民币20万元。

通州区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案

【案情简介】2024年9月26日,根据上级部门推送的大数据异常线索,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至通州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公司在2024年8月对5辆手动挡汽油车使用稳态工况法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时,首次检验不合格,复检合格。查看车辆检测过程数据,发现该5辆车辆首次检验时,ASM5025工况转速均在2500r/min以下;复检时,ASM5025工况转速均高于3000r/min。经进一步调查发现,检测人员对上述车辆首次检测时,按照规定使用二档进行检测,但检验结果不合格。为出具合格报告,检测人员违反《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相关规定,擅自改变检验关键条件,使用一挡进行ASM5025工况的“拖挡”检验,造成车辆发动机转速超3000r/min,从而改变了排放污染物的浓度,造成数据失真现象,使机动车“假达标”。

【查处情况】该公司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对该单位立案查处,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00元,并处罚款人民币168000元。

万华:下面请唐勇处长介绍南通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4_proc.jpg

唐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强调,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省厅党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守护南通生物多样性之美。下面简要介绍下一年来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是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体系。我们率先在全省启动市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和监测样线,已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全市筛选出1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形成“一横一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一横”表示南通长江流域旗舰水生生物保护带、“一纵”表示南通滨海珍稀候鸟保护带,“+”表示里下河湿地、港闸农田等内陆热点区域)。今年,我们持续增加高精尖观测设备技术投入,提升基础观测能力,逐步形成了生态立体智慧监测能力。“空网”助力。利用高空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低空核查,定期对重要生态空间开展系统监测。“陆网”强基。建立2座生物多样性观测站,野外布设10处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样地、4处远程传输红外相机监测点、48处普通红外相机监测点,10处鸟类智能监测站点、2处鸟类鸣声智能监测点,开发应用南通市鸟类智能监测系统。“水网”扩能。开发应用长江江豚和伪虎鲸智能监测系统,滨江片区布设2艘长江江豚声呐智能监测船、海门东灶港布设1艘伪虎鲸声呐智能监测船,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设立环境DNA监测点50处。

二是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我们不断探索建设“生态岛”试验区,继去年南通军山生态岛试验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项目后,今年,启东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入选第二批试点名单。如皋长江“生态岛”纳入省级EOD项目库。生态岛试验区的建设,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对受污染、受损害、受破坏、受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积极适度的人工干预,同时将零散分布的生态区域有机串联,构建“斑块—廊道—节点”多层级生态安全网络,为生物栖息、繁衍和迁徙提供良好场所和通道。如东黄金海岸、海安栟茶运河流域两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入选2024年省级示范项目。

三是汇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借助图文展示及互动体验方式,提升市民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氛围。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团体的专长,积极搭建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的交流平台,统筹运用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探讨物种栖息地保护,生物观测装备应用,分享观测技巧,共享长江江豚声学智慧监测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生态+”观测与保护新模式。在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幸福驿站共同见证江豚湾里的“喜笑颜开”,直播近两万人次点赞;将五山滨江片区列入“游江海 享生态”“体验路线,带领公众实地体验,让公众深刻感受南通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和南通生态文化的特色魅力。以“长江生态修复保护,守护长江渔业资源”为切入口创编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在今年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南通现场演出。

一年来,我们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不断提高。监测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观测物种达3983种,包括IUCN珍稀濒危物种9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99种。其中,重点保护植物23种,包括野大豆、明党参、水蕨等;重点保护动物76种,包括伪虎鲸、长江江豚、东亚江豚、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等。相较于上一轮数据记录,本轮观测新增物种194种。此外,“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连续5年现身南通沿海;长江江豚、伪虎鲸、勺嘴鹬等珍稀濒危物种频繁现身,种群数量不断扩大;销声匿迹多年的猪獾、萤火虫、豹猫,在江海大地上恢复了踪迹。这些“明星物种”一次次的到访,无一不标志着南通市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与水平,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强交流合作,依托科普展示馆,打造生物多样性科普体验示范地。一是强化部门协作推进机制。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沿江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沿江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南通样板”。二是优化生态空间保护格局。针对勺嘴鹬、黑嘴鸥等重点珍稀濒危物种,在沿江沿海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繁殖地、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三是推进生态空间保护监管。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强化疑似破坏行为监控评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侵占及破坏重要生态空间等行为进行监控,严控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人为活动。四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军山生态岛、启东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和省级山水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确保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万华:下面请蔡红辉副局长介绍启东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5_proc.jpg

蔡红辉: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近年来,启东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观测工作。

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摸清生物“家底”,筛选热点区域。自2018年起,我市就率先在全省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包含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淡水水生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多个类群,初步摸清我市生物“家底”。在此基础上,我市认真筛查全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包括启隆沙沿江湿地、长江口北支湿地、黄金海滩滩涂湿地等,并在此建立固定观测样地样线样方,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持续观测。二是建立野外场站,织密观测网络。今年5月,我市建成并运行“南通长江口(北支)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观测站整体构成为“1+N”式空间布局体系,即1座观测站综合功能站房和N处生物多样性野外固定观测点。观测站已纳入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为沿江湿地、沿海湿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长期定位观测提供可靠的观测研究平台。三是开展生态修复,提升生境质量。为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启东积极抓住“生态岛”建设的重要契机,依托良好的生态、优质的岸线资源,在圆陀角和启隆镇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5048.77万元,加大长江口北支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长江口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施两项江苏省南通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完成海堤生态化改造46.53Km;互花米草治理与滨海湿地修复面积639.4万m2;潮汐交换通道修复面积70.0万m2,退养还滩面积1800万m2,保护修复海岛2个,从全域生态屏障带、生态缓冲带、沿海生态廊道三方面,整体提升我市沿海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四是推动社会参与,凝聚保护合力。为使每一位公民都自觉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我市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环境日”“8·15生态日”为契机,依托南通长江口(北支)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广泛组织开展亲子研学、摄影比赛、户外观鸟、净滩行动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营造生物多样性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随着启东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的提升和监测力度的日益增强,启东市物种总数从本底记录的1337种刷新至1554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3种,IUCN珍稀濒危物种48种,生态环境指示物种45种,形成“一名录,两清单”工作成果。调查发现,我市沿江沿海湿地是亚-澳迁徙鸟类和众多水禽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鸟类迁徙路线的中转站,每年有大量候鸟来此越冬觅食,遗鸥、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珍稀鸟类是这里的“常客”,共计观测到珍稀濒危候鸟23种2703只。启东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东海与黄海分界处,受径流、潮流、沿岸流影响,启东长江岸线成为多种水生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中华绒螯蟹和银鱼在这里产卵繁衍,中华鲟幼鲟、刀鱼和凤尾鱼在这里索饵成长,江海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共计观测到各类水生生物458种。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提升和加强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充分利用AI、遥感、eDNA等先进技术手段,继续开展热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固定监测工作,在现有观测网络基础上,加快实施推进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同时依托观测站,逐步探索科普、研学一体化的互动模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共同参与新格局。

万华: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南通日报:目前2套长江江豚水下声呐智能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如何?

唐勇:截至2024年11月26日,根据南通市长江江豚智能声学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已监测并记录到长江江豚共计6327头次。从位置分布来看,龙爪岩监测点记录到长江江豚1602头次,而梵音广场监测点则记录到4725头次,这一数据表明,长江江豚在梵音广场周边水域的活动相对更为频繁。从时间分布看,白天时段(6时至18时)监测到长江江豚2930头次,夜晚时段(18时至次日6时)则监测到3397头次,这显示出长江江豚在夜间更为活跃。通过对两个监测点各月份监测到的最大头次以及5分钟内同时出现的最大值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推测,监测水域内的长江江豚数量应不少于14头。

新华日报:目前鸟类智能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如何?

唐勇:南通市鸟类智能监测系统于今年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在南通市水鸟热点区域——老坝港、小洋口、丰利湿地、东凌湿地、东凌湖、通州湾、圆陀角、启隆沙、开沙岛、长青沙等地,共布设了10套鸟类AI智能识别设备。

截至11月21日的的统计数据,系统已识别并记录南通市鸟类共计8目14科33属62种,数量达10892只。在鸟类保护监测方面,系统共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共计78只,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和小青脚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共计2778只,分别为翻石鹬、大杓鹬、白腰杓鹬、阔嘴鹬、大滨鹬、白琵鹭、半蹼鹬和黑鸢;国家三有保护鸟类50种,共计7612只;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52种,共计9799只。在珍稀濒危鸟类监测方面,系统共监测到IUCN红色名录中濒危(EN)鸟类5种,共计625只,包括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大滨鹬、大杓鹬、蒙古沙鸻;易危(VU)鸟类3种,共计102只,包括黑嘴鸥、红头潜鸭、尖尾滨鹬;近危(NT)鸟类9种,共计3143只,包括罗纹鸭、蛎鹬、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白腰杓鹬红腹滨鹬、红颈滨鹬、弯嘴滨鹬。相信随着该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将有更多鸟类种类被记录与公众见面。

万华:由于时间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结束。如果记者朋友对发布内容需要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可以和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联系,由宣教中心统一扎口协调安排。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出席和参加!